方运愣了一下,随后抬头看去,两棵巨大杏树树冠相接,如两把巨伞在上,组成繁花与树叶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穹顶。
“小杏坛?”
方运扫视身前的【金枝绕东宫】众人。
所有人竟然离开椅子,席地而坐。
臀及后脚,双手置膝,上身挺直,是【金枝绕东宫】为正坐、跪坐,而非下跪。
时代变迁,除非在特殊时刻,圣元大陆很少正坐,但有一些时候例外,比如祭拜孔圣,比如半圣讲学,比如拜师聆听教诲。
方运轻轻点头,瞬间明白,自己之前讲述了太多超越时代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理念,虽然没有形成圣道,但已经与圣道引发共鸣,加上之前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积累,所以自己随时可以晋升大儒,同时形成了传说中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小杏坛。
方运心中喜悦,小杏坛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意义之大,非比寻常,许多半圣穷其一生都没有形成过小杏坛,以致于有半圣为此耿耿于怀。
若能立下小杏坛,对圣道帮助极大。
曾经许多大儒做过分析,认为杏坛本质上是【金枝绕东宫】圣道显化力量外溢,正好被杏树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力量吸收,若杏坛长期存在,便等于不断强化讲学者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圣道。
方运扫视那一双双亮晶晶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眼睛,此时此刻,他们每一个人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内心都无比纯粹,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,遇到喜欢的【金枝绕东宫】老师,激发人族最强大的【金枝绕东宫】能力,求知,学习,改变,进步。
方运微微一笑,道:“本王将不再担任象州总督,或许不久之后迁居他处,但若能留下小杏坛,也不枉我一番苦心,让我记住,这巴陵城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土地,曾承载我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汗水。”
董文丛一低头,道:“恩师,学生曾与其他人商议,巴陵又称岳阳,又出了《岳阳楼记》,巴陵可改名为岳阳。”
“本王已经不理政事,此事你们自己商定。”方运并无同意或反对。
“学生知晓。”
方运点点头,突然感觉有人看向自己,扭头看向文院广场的【金枝绕东宫】一侧,目光扫过,只是【金枝绕东宫】一片空荡荡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土地以及一棵寻常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杏树,并无人影。
方运微微一笑,似是【金枝绕东宫】心中明了,道:“本王虽卸任总督,但爵位仍在,依旧是【金枝绕东宫】景国官员,诸位若有要事,自然可传书商谈。至于这小杏坛,我会动用力量移到广场侧面的【金枝绕东宫】见微林中。”
哪知董文丛道:“恩师,这广场巨大,两棵杏树及周边围成之地不过占十之二三,我看不如让杏树环绕杏坛,隔绝内外即可。这小杏坛居中,方显威仪,置于一侧未免有偏。以后文院开考,学子从正门入,从两侧绕过小杏坛,而后汇聚于圣庙前,并无任何阻碍。”
方守业道:“以学生之见,杏坛与杏林居中,如象立蚁群,更能激励学子。文院与圣庙是【金枝绕东宫】人族的【金枝绕东宫】骄傲,而这小杏坛,则是【金枝绕东宫】咱们景国与象州的【金枝绕东宫】骄傲!这,毕竟是【金枝绕东宫】象州第一圣地。”
众多读书人纷纷点头,这里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确确是【金枝绕东宫】象州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第一处圣地,而且是【金枝绕东宫】教化圣地,从此以后,象州在人族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地位将会不断提升。
“也罢。”
方运说着,手握济王印,行使虚圣特权,就见圣庙轻动,天空之上洒落清光。
巴陵城方圆百里内所有长势茂盛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杏树徐徐上升,附近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泥土缓缓分开,露出树根与根须,每一根细小的【金枝绕东宫】须子都完美无缺,没有半根留在土中。
大量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杏树飞到文院广场上空,徐徐下落。
地面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石板自然分开,泥土下陷,这些杏树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根须落在泥土之中,泥土缓缓合上。
一棵又一棵杏树落下,大量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杏树组成树墙,隔绝里外。
不多时,文院广场上多了一片方方正正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杏树林,正好把两棵圣杏树围住,组成封闭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空间,形成小杏坛。
随后,大量迷雾从普通杏树上冒出来,冉冉上升,最后如同巨大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盖子,盖住了整片小杏坛。
从外面看去,文院广场多了一处迷雾重重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杏林。
杏林与迷雾之内,依旧是【金枝绕东宫】小杏坛,可见天空,可见树冠,一片明亮。
方运放下济王印,缓缓深呼吸。
杏坛之中突然刮起轻风,大量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圣杏花轻轻摇曳,无尽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微光花粉在半空飞舞,向方运飞去。
这些花粉没有进入方运的【金枝绕东宫】鼻子,而是【金枝绕东宫】进入了他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眉心。
每一粒花粉,在文宫中都化为一朵杏花。
杏花满文宫。
大量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杏花落在各处,然后缓缓融化。
所有文心灯火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火苗变得更大更明亮,才气之云更加凝实,文宫墙壁更加坚固,文台充满灵性,而变化最大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是【金枝绕东宫】文胆。
就见文胆表面落满了杏花,乍一看好像是【金枝绕东宫】文胆生花。
方运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文胆看起来晶莹如水晶,但是【金枝绕东宫】,这颗文胆和所有人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文胆一样,表面上无比光滑,但若是【金枝绕东宫】放大数万倍,则会在文胆之上看到清晰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划痕,甚至有裂缝。
那些划痕或渐渐变淡,或渐渐加重,消散之后会有新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划痕,加重后则会行成裂缝。
文胆是【金枝绕东宫】文宫最强大但也最脆弱之物,方运每形成一个念头,都会如同一物碰触文胆。
若念头无暇无垢,则锤炼文胆。
若念头纷纷乱乱,则会在文胆之上留下极浅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痕迹,不久之后便会消散。
若念头掺杂负面,比如痛苦,比如犹豫,比如为恶,比如怀疑等等等等,都会留下清晰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痕迹,若是【金枝绕东宫】相似的【金枝绕东宫】负面念头不断形成,最终会在文胆之上撕开极小的【金枝绕东宫】裂痕。
这些细微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痕迹与裂缝是【金枝绕东宫】不会迅速导致文胆开裂甚至碎裂,但是【金枝绕东宫】,只要这些痕迹裂缝在,一旦出现相似且非常突然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念头,则可能引发文胆开裂。
每一道痕迹,每一条裂缝,都藏着致命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危机。
更何况,文胆与唇枪舌剑息息相关,这些细微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痕迹与裂缝都会影响唇枪舌剑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威力。
现在,那些杏花落在上面,不断融化。
每一朵圣杏花融化后,外放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力量都会修补一些细微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痕迹与裂缝。
方运双目紧闭,其余人羡慕地看着方运,这就是【金枝绕东宫】杏坛之主和外人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区别,在场所有人只能吸收极少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圣杏花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力量,就算再用力吸,其余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圣杏花粉也不会飞进他们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文宫。
在场的【金枝绕东宫】每一个人都清楚,自己吸收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圣杏花粉跟方运比起来,相当于残羹冷炙,不过,没有人有怨言,因为仅仅坐在这里,对每个人来说都是【金枝绕东宫】大机缘,即便是【金枝绕东宫】大儒进入也会非常珍惜。
待方运吸收足够的【金枝绕东宫】圣杏花粉,董文丛道:“恩师,文院外聚集了各国各世家的【金枝绕东宫】特使,明为贺喜,实则争夺这小杏坛的【金枝绕东宫】使用权。”
.